《直隶总督生平展》
- 景点介绍
该展览在总督署三堂东西厢房举办,展线48米,是总督署博物馆重要的辅助展览,主要展现25位重要直隶总督的生平简介,突出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所作所为。通过25位直隶总督的生平与作为勾勒出直隶总督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的生动诠释。该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雍正——乾隆(1723——1795年)时期的直隶总督、嘉庆——道光时期(1796——1850年)的直隶总督、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1851——1911年)的直隶总督。(照片75)
第一单元:雍正——乾隆(1723——1795年)时期的直隶总督。这一时期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各种政治制度逐步确立。直隶总督制度也开始确立并逐渐成为定制。从雍正二年(1724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共有总督27人、39任次。较为突出的有李维钧、唐执玉、李卫、高斌、方观承、周元理、刘峨、梁肯堂等人。这一时期的直隶总督的主要职责为参与直隶省行政区划改革,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赈灾救灾等。(照片76――84)
第二单元:嘉庆——道光时期(1796——1850年)的直隶总督。嘉庆、道光时期是清朝的衰退时期,吏治腐败、军备废驰、财政拮据、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国内农民起义前仆后继,国外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嘉庆、道光时期共设有总督22人、31任次,较为突出的有胡季堂、裘行简、温承惠、那彦成、琦善、讷尔经额等人。这一时期的直隶总督的主要职责是整顿吏治,维护地方治安,镇压各族人民起义等。(照片85――88)
第三单元: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1851——1911年)的直隶总督。这一时期是清王朝的没落时期,清朝统治陷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内各族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国外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时期共有总督25人、30任次,较为突出的有桂良、王文韶、荣禄、裕禄、廷雍、袁世凯、陈夔龙等人。此时的直隶成为历史热点,直隶总督的权力达到顶峰,其主要职能是参与镇压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直隶各族人民起义及作为北洋大臣参与北洋防务和对外交涉事宜,同时也参与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洋务运动等。
Copyright © 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00085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