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总督衙署说廉政”系列8: 以俭养廉唐执玉

“总督衙署说廉政”系列8: 以俭养廉唐执玉

唐执玉署理直隶总督后,以“厚民生,澄吏治”为己任,洞悉利弊臧否,凡弛张举措,大小缓急,务使各得其宜。唐在直隶革除寄庄寄粮弊端,治理河流水患,减轻民众负担较有作为。

唐执玉画像

 

(原像采自清代《江苏无锡前洲唐氏宗谱》)

督饬河工
直隶境内河流众多,水患频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唐执玉以前的几位总督,因任期短等原因,在治水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行动,成绩很小。
雍正八年春,白河发水,密云城旧筑土木堤坝都被冲毁,仅存石堤。上游有积土斜出,激水使怒,俗谓之“土嘴”。唐执玉就任后,首先治理了白河水患。白河紧靠密云县城,夏秋水涨威胁城池。为了修筑堤坝,前霸昌道张庆会曾拟在李家庄至师家庄之间另疏一条新河。唐执玉派霸昌道李如梓、大名府知府章培基亲往现场勘查,发现李家庄至师家庄地势高出河身三丈,不宜开挖新河,提出“挑去迎水嘴,让宽河身,坚筑石堤”的新方案,仍然筑土堤,用榆囤载石为基,得到允准后付诸实施,使水得畅流,解决了白河对密云县的危害。

 

当年秋天,大雨数日不停,永定河、滹沱河水位暴涨。唐执玉上疏报灾,朝廷命侍郎牧可登、副都统阿鲁等分往治赈。唐执玉办事比较细致,上奏言:“诸州县被水,消长不一。有上谕所及,而水消未成灾者;有上谕所未及,而水大成灾,田庐被淹,急须拯恤者:请饬治赈诸臣勘实”(《清史稿·唐执玉》)。雍正看到这样的奏折,很是欣慰。

雍正八年正月二十五日

唐执玉参劾迁安县知县王孔彰折

力图减负
为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进一步得以休养生息,唐执玉还着力减轻农民负担,“执玉治事勤,州县稍歉收,必筹画赈恤”(《清史稿·唐执玉》)。热河同知明亮请增集市贸易落地税银征收税额,并拟在榜什营、三岔开征。唐执玉上疏反对:“税银原无一定,年丰或额外盈余,岁欠则正额尚虞不足,岂宜复再增加?榜什营即巴什克营地,去热河一百六十余里,热河既收其落地税,此又收其进路钞银,不可”(《碑传集·尚书唐公执玉墓志》卷六九),雍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未增加税银数额。长芦盐御史郑禅宝以盐商亏帑,请求增加盐价以为商本。唐执玉奏言:“为商为民陛下原无歧视,众商不谨身节用,先公后私,而乃议增盐价以厉贫民,臣窃以为非是”(《碑传集·尚书唐公执玉墓志》卷六九)。雍正帝听取了他的意见,保持盐价平稳,不准提升。
直隶的耗羡归公自雍正三年(1725)始,交纳较晚的元年、二年耗羡征收后被州县移做公用,此事曾经前任直督批准,但户部又欲令百姓追交此费。唐执玉据理上疏:“元、二两年耗羡民纳虽在三年,而归公之令实自三年始,且前督允其公用,部臣今欲追之,是为小费而失大言,非陛下体恤臣工之意” ;又说:“仓穀民欠历年已久,人产胥绝。今欲追偿,此数十年官州县者无虑百数,悉逮其子孙而加以追比,於情可悯 ”(《清史稿·唐执玉》)。会给百姓增加很大负担,雍正帝如所请,予以宽免。
畿南州县谷仓亏欠历年,部议由州县责偿。唐上疏阻议:“畿南州县仓谷实皆民欠,今历年已久,部臣责偿于州县,官则此数十年中一二百,故官子孙概行追比,于情可悯。”此议也被雍正帝采纳。雍正八年春,滦、卢龙、迁安、抚宁、昌黎、乐亭诸州县米储喜峰口,亏二千五百余石。唐入觐请视通州中西二仓例免追偿,部议未许,雍正帝特批允准。
雍正帝未继位前,已闻州县遇有水、旱灾害,多隐匿不报;继位后,申谕督抚不得隐匿灾情。督、抚担心州县冒领赈济,且又怕把灾害缘由归于自己,故仍匿而不报。即使有州县上报,十有八九也以各种理由罢斥。但直隶境内如有水旱灾情,唐执玉则立刻及时上报。他在任内,办理赈灾事宜具体妥善,不贪赃枉法,朝廷先后赈济直隶用银达数千万两,百姓从赈济中得到巨大的实惠。

 

明良相遇
在署理直隶总督两年多的时间里,唐执玉与雍正帝始终保持着非常融洽、协调的君臣关系,时人称“明良相遇,千载一时”。雍正帝对唐所上奏折几乎没有作过驳议,即使对直隶政务进行督责,态度也多中肯,用语也很温和。他在朱批奏折中说:“卿自履任以来,一切事办理公勤,凡有奏对,甚属诚敬明悉,朕甚嘉之。”唐执玉带病赴任,雍正帝因此对他的健康格外关心,在他上任不久时,特派宗人府府丞冀栋为他治病,赐给他人参,降谕要他“爱养精神,量力治事,若欲拣择料量方药,保定咫尺,可命再重来也”(《碑传集·尚书唐公执玉墓志》卷六九),并在朱批中叮嘱他“当节无益之劳,精神不必施于琐屑,案件当就纲领办理”。唐执玉为之感动,从此不言其病。七年九月,大理寺少卿张璨赴保定回京,向雍正帝言及唐执玉病势很重,雍正帝降谕说:“朕一时不能得人,故畀卿遽任,明春史贻直来京,朕命之代卿也”(《碑传集·尚书唐公执玉墓志》卷六九)。雍正帝对唐执玉多有赏赐,曾将广东新进荔枝送至保定给他品尝。唐执玉对雍正帝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虽带病却不稍辍理事。
唐执玉以“勤、廉”著称于时,他自雍正七年赴任以来,处理政务勤勤恳恳,恪尽职守,从无懈怠。平时凡属要务均及时上达,从不延误。一些改革措施若被采纳则必言明“此某属吏建言也”, 不冒功掠美。属下有过则必教诲,予以纠正。

 

忧国忘身
雍正九年(1731)九月,唐执玉病情转笃,三次上疏请求解任。雍正帝不得已令刑部尚书兼河道总督刘于义代之,特命唐执玉为兵部尚书返京调养。次年,任刑部尚书。十一年(1733)正月,雍正帝又命唐执玉署理直隶总督印务,唐再三推辞。唐执玉以病重之身勉强再次署理直隶总督,二月,病情转剧,后不能进食长达月余,但仍带病坚持理事,奏稿、文书均亲自过目。
三月十六日,病逝于任上,终年六十五岁。临终前,还遗有“西师未复,直隶雨泽衍期,臣死不能瞑目”的奏折。
唐执玉平素布衣粗食,亟避奢华。当时官员的薪酬并不高,所以额外发所谓“养廉银”作为补充,也借机劝解官员不要贪污,要养廉。而清廷每年给他的养廉银他不过只用掉三四成,剩下的都交布政使司银库,充作公用,其赤诚之心可见。他还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贪图钱财。他病逝后,顾琮率僚属入祭并整理其遗物,发现竟“箧无一物”,无法成殓。雍正帝赐祭葬,谕令有司拨发银两,又由顾琮及其他官员出资帮助,才将其遗体装殓,并将灵柩运回原籍安葬。

唐执玉为清廷以及直隶官民“鞠躬尽瘁,忧国忘身”,得到了正史和百姓的称道。

直隶众官员捐资装殓唐执玉遗体(场景复原)

 

应关心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的朋友、关注廉政文化宣传的同志们的要求,满足广大游客和市民深入了解直隶廉政文化的愿望,本馆公众号将每周定期发布“总督衙署说廉政”系列,欢迎海内外朋友们热情互动交流,畅谈廉政文化,同时多提宝贵意见。

 

 

李振龙

关键词:

地址

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西路301号

地址

办公室电话:

0312—2066444

地址

旅游服务热线:

0312-2059724

地址

旅游投诉热线:

0312-2016547

Copyright © 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00085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保定